从买房到买股,财富到底轮到谁了?|#23
写于2025.4.7,我所买的股票和基金正经历全球性的大跌幅。 美股经历了20%的下跌,国内好在清明节只经历了1天的7%下跌。 国家队就出手托底,中金买入各大公司开始回购。 关税战还在继续。
为什么父母认为买房是唯一正确的投资? 为什么父母对股票/基金如此恐惧,仿佛那是赌场? 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却不得不学会投资股票/基金?
我一直在思考这三个问题,最近才有了答案。
爸妈那代人的赚钱秘诀:买房就对了
我尝试回头看父母慢慢变老的过程中,他们都经历了什么。说实话调查完数据后,我也是醉了,买房简直就是一条通往财富自由的单行道啊!
年份 | 关键事件 / 原因 |
---|---|
1998 | 住房制度改革,取消福利分房,住房开始商品化。 |
2003 | 非典后出台刺激政策,城市化加速,房价开始明显上涨。 |
2007 | 经济高速发展,房地产全面升温,投资需求强劲。 |
2009 | 金融危机后“四万亿”刺激计划,房价暴涨。 |
2013 | 城镇化继续推进,改善型需求释放,二线城市走强。 |
2016 | 去库存政策+宽松信贷,二三线城市房价大涨。 |
2020 | 疫情后货币宽松,核心城市房价再度回暖。 |
从1998年到2021年,房价从2063元/平方米飙升到10076元/平方米,涨了近5倍! 试问一下,哪个父母不心动?这还只是平均房价,大家都知道**“平均”**二字的夸张吧? 而且父母这代人超幸运,正好赶上了房价暴涨的黄金20年(2003-2021),这不是躺赚是什么? 对比一下,同期的股市是啥表现?2007年股灾、2015年暴跌,多少人满仓踏空,哭都来不及! 我爸妈的圈子隔三差五就在讨论:“王叔炒股又亏了50万”、“李阿姨被网上理财骗了”…但是大家的房子还在涨啊!!谁还去买股票啊。房子10000/平方变 30000/平方不香吗? 对他们而言,房子和股票的区别简直太明显了:
- 房子:每年涨、能住、有面子、亲戚邻居都买了
- 股票:天天跌、看不懂、像赌博、听说谁谁又亏了 更扎心的是:房子跌了,你还能住;股票跌了,你连纸都不如。 怪不得他们逢人就说:“买房不会错!” 更何况我们还是温州人,温州人给人的是啥印象?炒房团啊!
我似乎已经懂了父母为什么热衷于买房,抗拒股票。要我是他们那个年代我也买,酷酷买,炫炫买,有钱就买!
哦对还有最近的黄金,想必和房子一样,即使跌了也是真实存在的。股票对于他们来说是摸不着看不见的。 所以还有个重点,他们一定要摸得着看得见,好比存折、银行卡。🆒
年轻人的”躺赚时代”已结束
那么现在的为什么不买房又要去股票基金投资呢?
年份 | 关键事件 / 原因 |
---|---|
2021 下半年 | 恒大爆雷引发信任危机,房企融资收紧,市场信心下降,房价开始下行。 |
2022 | 房地产下行趋势延续,购房需求疲软,多地房价明显回落,尤其是三四线城市。 |
2023 | 保交楼政策主导,房企持续去杠杆,房价仍在调整中,整体市场低迷。 |
2024 | 房价继续下滑,政策持续宽松(如降首付、鼓励地方政府收房),但市场信心恢复缓慢。 |
看到上面那张图了吗?2021年之后,中国房价开始掉头向下,从巅峰10076元/平方米跌到了2024年的9300元/平方米。 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我们这代年轻人,错过了父母那一代人享受的**“买房躺赚”**时代! 事实就是这么残酷:
- 父母买房的时候,一个月工资能买一平米
- 我们买房的时候,一个月工资可能连半平米都买不起 而且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大,房子不仅不再是”唯一投资品”,甚至可能变成套牢的**“负资产”**。那些动辄七八百万的房子,每个月光还房贷就要上万,压力山大啊!
不是买房,而是投资
我真的没希望了吗? 不,时代变了,机会也变了。 最近国家在推什么?科技创新、新能源、新质生产力、还有火热的AI大模型。现在的财富机会,都在科技和创新领域。 问题来了,我既不是马斯克,也不是雷军,更不是985、211、常青藤海归,怎么才能参与这波科技红利? 我可能没法去创办一家芯片公司,但我可以投资芯片ETF; 我造不了新能源车,但可以买比亚迪、小米的股票; 我搞不了AI大模型,但可以投资百度、腾讯、阿里的股票。 这可能是我真正能参与到新经济、新科技红利分配的唯一途径。